昨天(7月1日),《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复制件)正式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展出。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发现存世的仅有12本,其中有的封面丢失,有的缺张少页,有的图像斑驳模糊,最初来源大部分无法考证。“本次展出的是原件珍藏于绍兴市上虞区档案馆,且品相最好、来源可考并具传奇经历的《共产党宣言》复制件。此本右下角还盖着一枚篆体印章‘华林之印’,华林曾任中共杭州独立支部书记。”苏州革命博物馆副馆长王中衿介绍。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又新印刷所出版。同年,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的叶天底与同乡华林一起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华林十分珍惜这本小组传阅的《共产党宣言》,在封面上郑重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经系统学习,叶天底逐步确立起了马克思主义信仰。1921年2月,叶天底因患病返乡,带着这本盖有印章的《共产党宣言》回到家乡上虞。一年后,叶天底到春晖中学任教,并且在学校附近创办“农人夜校”,这本《共产党宣言》就是他在家乡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进步书刊之一。此时,叶天底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的老同学夏禅臣前来探望,叶天底赠送了一些书籍给他,这本盖有“华林之印”的《共产党宣言》就在其中。1924年7月,叶天底到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任教。1925年9月,侯绍裘、张闻天、叶天底在乐益女中创建苏州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发挥作用的党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叶天底任书记兼组织委员。1928年2月,叶天底在杭州就义,时年30岁。
叶天底带去家乡的这本《共产党宣言》被夏禅臣藏入书箱。新中国成立后,夏禅臣的儿子依然默默守护着它,直到199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前夕,夏家人郑重地将两代人接力守护的这本《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译本交到了党组织手中。
目前,《共产党宣言》原件珍藏于上虞区档案馆特藏库内,是档案馆的镇馆之宝。如今展出的均为仿真件。此次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展出为上虞区档案馆授权。